构建网络安全与社会安全的双重保障体系
璜土镇政法委员 管金福
在当今世界,国家安全已成为各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的安全挑战复杂多变,维护国家安全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只有确保国家安全,才能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顺利实现。
国家安全是一个涵盖面广、层次多的概念,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军事安全,还包含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多个方面。在这个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任何一个方面的疏忽都可能给国家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
在信息化与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维护网络安全不仅关乎国家主权和安全,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幸福生活。同样,社会安全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在网络安全与社会安全方面下功夫,为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奠定坚实基础。
网络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延伸。在全球范围内,网络空间已经成为新的国际竞争领域。要构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加强网络基础设施防护、提升网络监测和应急反应能力等一系列措施。此外,要发展网络安全产业,增强技术研发和应用创新能力,减少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提高自主可控能力。同时,还需要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形成共建共享的网络空间治理模式。
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前提。在当下,要完善社会治理模式,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解决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如通过改进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服务来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此外,还要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强调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时,我们不应忽视它与社会基层治理的结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社区居民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数字平台进行沟通、获取信息和服务。因此,将网络安全纳入基层治理结构,已成为创新社区管理的重要一环。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融合网络安全与社会基层治理的实践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网格微信群的运用。在现代社区管理中,网格微信群已成为一个重要工具。它不仅能用于日常通知的发布、居民需求的收集,还能作为网络安全教育与信息传播的平台。通过这些微信群,可以定期更新居民对网络安全知识的认识,提醒注意个人信息保护,防止网络诈骗等。
其次是社区网络安全宣讲活动。定期在社区举办网络安全宣讲和教育活动,邀请专业人士向居民普及如何安全上网、如何识别和防范网络诈骗、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等知识,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网络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再次是结合社区矛盾调解。社区工作人员在处理邻里纠纷或家庭矛盾时,可借助网络安全手段进行辅助调解。例如,使用信息系统记录事件进程、分析矛盾原因、寻求解决方案等,以此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后是社区安全监管平台建设。构建社区安全监管平台,整合视频监控、报警系统、门禁管理等,并对其进行网络安全防护,以防止黑客攻击和数据泄露。
网络安全与社会安全的融合是新时代的趋势。网络空间安全往往与社会稳定直接相关,网络舆论直接影响社会心态,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都会危害到社会安全。我们要不断提升国家在网络空间和社会领域的治理能力,推动网安与社安的深度融合,形成线上线下一体的综合治理模式,通过法规、监管、教育等多种手段,增强公民的网络安全意识,构建和谐清朗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