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为底 唯严唯实
牢筑生态环境安全防线
江阴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吕伟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开辟了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理论的新境界,为新形势下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根本遵循。生态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无锡市江阴生态环境局党组始终坚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全面落实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责任,统筹推进生态环境安全工作,为江阴市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环境安全保障。
2023年,我局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绿色发展动能,统筹推进治污攻坚和生态修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良好实效。一是环境质量提升巩固。空气优良天数比率、PM2.5浓度两项指标在全省排名“双提升”,连续3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18个国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连续3年保持100%,长江干流总磷浓度在江苏段保持最好水平,9条主要入江支流全部达到Ⅲ类及以上,其中8条达到Ⅱ类,较上年增加1条。二是绿色发展提质增效。加速三大行业转型升级,完成4家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化工园区外化工企业减少到40家,徐霞客镇印染集聚区一期工程基本建成。推动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关停整治“散乱污”企业286家,腾退整治产业用地1.4万亩。三是改革创新提升活力。强化服务发展,出台《江阴市排污总量指标管理办法(试行)》,支持全部省市重大项目落地,出台《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实施方案(试行)》,试点实施2个项目承诺制审批。四是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完成53项省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太湖治理、长江大保护等重点工程项目,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危废处置能力、固废处置能力。落实江阴生态环境安全和应急管理“强基提能”行动计划,建立完善环境应急管理制度,推进环境风险企业“三推动一强化”行动。推进完善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环境应急三级防控体系建设。五是污防攻坚提速奋进。以更强决心、更严标准、更硬举措一体化推进系统治水、精准治气、科学治土。深入践行长江大保护战略,排查整治涉磷企业、涉氟企业,完成重点企业内部雨污管网排查整治和排污口规范提升工程。开展铸造、钢铁等行业专项整治,深化微环境整治,实施大户深度友好减排。建成“无废城市”建设项目11个,完成359项土壤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土壤安全基本保持稳定。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风险防控形势严峻。下阶段我局将继续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多措并举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筑牢生态安全新基底。一是统筹生态保护修复,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专项行动,加强沿江岸线生态整治修复,提升霞客湾等生态湿地建设水平,建设生物多样性观测站,建设3个以上生态安全缓冲区,推动EQI指数提档升级。二是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百亿百项”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推进临港工业污水处理厂、印染集聚区专业污水厂建设,建成高新区工业污水处理厂。用好EOD、“环基贷”等绿色金融工具和政策,支持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三是强化应急防控体系,完成临港化工园区突发水污染事件“一园一策一图”示范试点工作,落实生态环境安全和应急管理“强基提能”28条,持续加强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基础工程建设,建立与应急、交通、海事等部门的应急联动救援体系,提升突发环境事件预防和应对能力。四是深化“散乱污”企业整治,结合工业园区升级改造,开展连片式、区域性“散乱污”企业和“厂中厂”整治,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安全水平。
在第九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无锡市江阴生态环境局将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创新引领10周年”的活动主题,继续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清醒认识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严峻形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扛起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政治责任,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强富美高”新江阴提供坚实可靠环境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