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好粮食安全底线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市发改委副主任 耿海建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保障粮食安全始终是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一、牢牢把握粮食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健全国家粮食安全体系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要之举,是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工作之要。一是认识粮食安全重要内涵。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是中国最大的民生,也是中国最大的国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粮食保障这个最大的民生问题,为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当前国际局势不稳定的现实背景,应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论述的历史逻辑,始终把粮食安全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为我国安全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二是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是筑牢粮食安全根基的长远之策,也是强化政治引领、端牢中国饭碗的现实需要。构建完善党政同责工作新格局,明确保障粮食安全工作目标,能切实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增强跟踪督导的有效性。三是明确粮食企业主体责任。粮食企业主要负责人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责任人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粮食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标准,严格遵守粮食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反食品浪费、粮食节约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对于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应予以一定处罚。
二、充分发挥粮食储备在日常粮食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充足的原粮储备是粮食应急的物质基础,是应对粮食安全急需时的“压舱石”,优化完善粮食储备体系是提升粮食安全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抓手。一是健全粮食储备保障制度。狠抓两季储粮安全、在建工地施工安全、仓储设施安全养护、防台防汛应急演练等粮食仓储安全工作,持续加强仓储安全管理。完善粮食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处置措施,守紧守好政策性粮食储备安全底线,排查发现储粮问题隐患并及时整改。二是切实加强粮仓调整管理。建设高标准粮仓,根据具体工作安排进行规模化存储库点调整,推进老旧仓容腾退替代,做好中心库建设在建工程安全管理,推动行业领域安全生产“老大难”问题攻坚取得实效。三是强化粮食储备质量管控。落实粮食定期巡查制度,加强储备粮数量、质量监管,定期对储备粮货位进行抽检检查,核对实物数量、品种、性质,查看实物数量与专卡、分仓保管账、保管总账,督促承储企业完善日常管理机制,严格落实管理各项规定,有效保障储备粮食安全和食品质量。
三、始终保障监督管理在粮食风险防控中的关键作用
为保障粮食安全,进一步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应切实提高防范和抵御粮食安全风险能力,保障粮食有效供给。一是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牢固树立“隐患无处不在、成绩每天归零”的意识,组织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定期排查、全面辨识、动态更新、严格管控存在的安全风险,加强危险隐患安全管理,尤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持续性动态监控。二是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结合政策性粮食巡查,将安全生产纳入定期检查内容,将上级精神和安全生产要求迅速传达到基层企业。结合粮食收储加工业务,指导企业完善内控机制,完善各类安全应急预案,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架构,明确安全生产相关责任人员,进一步夯实粮食储备行业安全生产基础。三是持续做好监管工作。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推动粮食储备企业“两个安全”落实到位,组织开展质量专项检查、政策性粮食库存检查,保障政策性储备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