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笃实 砥砺奋进 践行澄安之路
江阴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 顾行行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保障,党的二十大报告历史性地将国家安全单列部署,首次用专节强调应急管理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对国家安全,对应急管理的高度重视。作为一名应急人,深感前路光明、责任重大,将坚决扛起“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神圣使命,以实际行动保障江阴安全发展、城市繁荣,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重点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处理好“上与下”的关系。准确把握好市安委会、各专委会的职责定位,强化统一指挥、协调联动、分工负责,夯实与形势任务相适应的基层监管执法力量。二是处理好“纠与治”的关系。清醒认识当前安全生产仍处在爬坡过坎期,保持一年小灶、三年大灶工作劲头,加强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以集中攻坚治标的效果为治本赢得时间。三是处理好“奖与罚”的关系。企业主体责任是安全生产的核心,强化示范引领和违法惩戒的鲜明导向,提升企业抓安全的内生动力,促进员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四是处理好“近与远”的关系。既结合产业结构和城市风险特点,完善防灾综合治理体系,又发挥沿江危化品基地作用,推动应急救援跨区域合作。具体围绕四方面开展:
一是小切口、抓关键,巩固提升专项整治成效。巩固“三年大灶”行动成果,聚焦危化品、城镇燃气、交通运输等15个重点行业领域29项整治内容,注重联防联控联治,总结固化一批务实管用的“江阴标准”,提升专项整治成效。紧盯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风险治理行动,以市消委会和17个专委会19项年度攻坚任务为导向,目标化、清单化、节点化、责任化精准解决9方面40项整治内容。深化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实施企业自查、网格督查、属地监管部门精准执法,实现“报管并重”。强化“厂中厂”、金属冶炼企业使用中频炉、化工老旧装置更新改造等专项整治,优化使用“企安码”,不断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二是全覆盖、重执法,深化提升精准治理质效。大力实施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加强分级分类监管执法,落实执法主体和16个领域121条重点执法事项。全面深化“互联网+执法”,推广运用可视化执法指挥平台,落实“三位一体”执法模式,推行“逢查必考”“说理式”执法,尤其要加强对动火、高处、检维修等危险作业“四不两直”和“双随机”抽查,用好重大隐患挂牌督办制度。强化安全生产领域“行刑衔接”,加大典型案例剖析和警示曝光力度。注重精准执法与优质服务并重,完善工伤事故预防等联防联治机制,建立非现场执法机制,综合运用“首违不罚”和“轻微违法行为积分免罚”制度,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优结构、严管理,健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深化安全发展示范城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和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加快建设高危行业“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大力推广委外作业“红马甲”,落实有限空间“挂牌上锁”制度。在《江阴日报》和电视台开设应急普法专栏,创新开展安全生产月、防灾减灾日等主题活动。开展全市新一轮应急预案修编,组织开展无脚本实战化演练。完善森林防灭火“硬八条”措施,建立普查数据成果常态化更新维护和管理机制。建强镇(街道)应急指挥所,完善全链条应急叫应机制。加快沿江危化品救援基地二期建设,加强与周边地区战略合作,推动应急救援跨区域合作。
四是补全链、扛重担,织牢织密安全责任网。直面重大矛盾和急难险重任务,实行各级领导挂钩安全生产领域“老大难”攻坚项目。继续开展新提拔市管干部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知识考试,强化安委办牵头抓总、专委会统筹协调作用,推动专委办实体化运作。强化考核巡查结果运用,建立基础薄弱镇(街道)驻点帮扶机制。推动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制度,扎实开展“三自能力”建设。深化安全学校联盟建设,优化实训中心培训模式,突出动火、高处等危险作业专题培训,培训企业班组长、重点岗位员工超4.5万人,强化员工岗位行为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