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上午,我市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第四场),紧扣民生需求和发展需要,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出成果见实效。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程政参加现场观摩活动。
新闻发布会上,相关部门分别围绕“基本编制+”项目、民生档案数字化建设项目、“老小区·焕新容”项目、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全方位服务项目、“农药集中配送”项目、“职工赋能成长”项目介绍了创新举措和推进情况。
市委编办发布“基本编制+”项目
项目简介:创新事业编制核拨和管理方法,出台《江阴市事业编制创新管理实施意见》,探索建立“基本编制+”模式,推动编制可持续保障。对事业编制进行动态管理,其中向定向委培的乡村教师投放210名周转编制,向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放100名周转编制,向各镇、街道投放120名周转编制用于选任优秀村(社区)书记到镇(街道)所属事业单位,投放150名周转编制用于公开选调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国(境)外世界名校优秀青年人才,投放100名周转编制用于引进具有研究生学历及博士学位人才。
最新进展:已印发《关于创新事业编制周转管理提高使用效益的实施办法》,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中核减上收的存量事业编制内调剂800名空编,建立编制“周转池”和记录台账,探索施行“基本编制+”模式,为义务教育、公共卫生、人才引进、基层一线等编制急需的事业单位提供周转编制。
市档案史志馆发布民生档案数字化建设项目
项目简介: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不断提升档案数字化水平,特别是民生档案数字化。民生档案共享平台从镇街普及延伸进社区,方便市民就近就便查询利用档案,年内在2个社区实现查档服务。
最新进展:新接收进馆档案,特别是民生档案要求100%扫描进馆,馆藏档案数字化率已超85%。应民所需查档服务进社区,目前,徐霞客镇的峭岐村、北渚村2个试点村的平台系统运行良好。
市住建局发布“老小区•焕新容”项目
项目简介:完成城区11个共计32.7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涉及群众3100户,改造小区停车位1380个,优化景观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实现管线入地、雨污分流,提升小区品质;为符合加装电梯的小区预埋铺设管线,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优化审批办理流程,方便群众生活;创建无锡市“先锋物业”1个、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示范点3个,大力推广“红色物业”“红色管家”系列品牌活动,构建镇街、社区、业委会、物业企业、党组织五方共治体系,不断提升物业服务品质。
最新进展:已完成党建引领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示范点3个。已完成改造小区图纸设计和编标工作,9月初完成公开招标工作,9月中旬至11月底老小区改造进入全面施工阶段,12月底完成老旧小区改造竣工验收工作。
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全方位服务项目
项目简介:整合社会就业创业优质资源,成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联盟,上线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开展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在全市率先开展退役军人“定岗式、定向式”培训,为全市各类企业人才招聘和退役军人稳定就业打造“培训+就业”“求职+招聘”“线上+线下”的全方位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计划吸纳100家以上企业加盟,开展就业创业培训20次500人次,组织专场招聘会5场,实现当年度自主就业退役军人培训后就业率100%。
最新进展:成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联盟,目前加盟企业85家;上线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双向提供岗位信息和应聘信息;认定10家就业创业示范基地、8家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承训机构,签约4家“定岗式、定向式”培训机构;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5次,广泛组织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
市供销社发布“农药集中配送”项目
项目简介:提升为农服务本领,同步推进农药集中配送及农药废包装物回收工作。全年销售额完成2000万以上,回收农药废弃包装物600万件60余吨,直接降农本超400万元。全市36个基层网点回收废弃包装物326万件共计34.46吨,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置。同时为进一步降低农药废弃包装物在收集运输中的风险,积极联系无害化处置企业,减少基层网点至无害化处置企业中间运输环节,有效降低二次污染风险。
最新进度:2021以来,已集中配送农药1489万元,回收各类农药废弃包装物326万件34.46吨,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置。
市总工会发布“职工赋能成长”项目
项目简介:深入推进“123”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组织“送教进企”140场次,培训10000名企业职工;实施“求学圆梦”计划,为200名职工提升学历水平提供学费补助;举办“职工周末课堂”35期、160场次,培训职工8000人次;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帮助500名职工提升岗位技能水平。
最新进展:截至目前,实施“送教进企”99场次,培训职工近8000人次;招收“求学圆梦”计划职工学员200名;举办“职工周末课堂”24期、79场次,培训职工3500多人;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比赛)20余场次,培训职工1000多人次。
▲光明日报、江苏广电、扬子晚报、无锡日报、无锡广电、江南晚报和江阴市融媒体中心等市内外媒体记者就基层农资网点经营管理、“网上职工学校”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现场提问。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阴坚持以知促行,以行践知,在实践中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走深走实走心,从群众的身边事、小微事做起,“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截至目前,江阴已累计发布4批共123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