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市委宣传部、市融媒体中心启动全媒体新闻行动《百年风华 红色追寻》,由市融媒体中心主播带领大家寻访全市各地的红色地标,展示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
今天,让我们走进红色地标长江大保护展示馆,感受先贤的宽广胸怀、开拓精神、实干作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面对长江大保护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当前,江阴大力弘扬伟大的革命精神,守初心、担使命,坚持把“北战”作为“共抓大保护”的重要抓手,牢固树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理念,更加严格地守、更加精准地治、更加高效地建、更加坚决地转,加快岸线整治、生态修复,全力以赴唱响长江大保护“江阴之歌”。
依江而建,因江而兴,江阴的发展与34.8公里长江岸线密不可分。位于江阴滨江公园中心区域的长江大保护展示馆,是一座全方位展现长江生态文化、多视角呈现江阴长江生态安全示范区建设的主题展馆,展馆共两层,由序厅、大江大美、大江之阴、江阴力量、水净天开、尾厅6个部分组成。
在长江大保护展示馆,一条160米长的长江飘带带让人眼前一亮。这条由长江通过抽象化、艺术化设计而成的长江飘带,不仅是展馆的标志性特色,更巧妙地串联起了馆内所有展陈内容,成为长江大保护的一个精神符号。
随着飘带一路参观,既可以通过图文的展呈,了解关于长江、生态、文化与江阴的精彩故事,也可以从一江涌动的潮水中,见证长江大保护的江阴担当。
夏日的夜晚,长江大保护展示馆外的鲥鱼港公园江风徐徐,鸟语花香,舒适的环境让人倍感惬意。自公园建成以来,这里就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吸引着络绎不绝的人群前来“打卡”。“这里环境非常好,我和家人每天都会来散步,吹着江风看往来船只,心情也会变好。”市民陈虹霞说。
行走在8公里沿江岸线,眼前所见是一江碧水和秀美风光。然而,当时间回拨,我们很难想象,这里长期以来却是临江不见江,滨江不亲水。由于过度开发、生态破坏等原因,长江江阴段“伤痕累累”。馆内的江阴力量部分,详细介绍了我市积极探索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自2016年起,江阴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聚焦产业转型,巧做“加减乘除法”,腾退化解旧动能,全面培育新动能;立足综合治理、源头控污,坚决打好碧水、蓝天、净土“三大保卫战”;坚持还水于民,主动将港口岸线压缩到不足17公里, 8公里滨江公园次第开放,实现了长江生态岸线与城市空间的完美融合。通过高端进低端退,治理进污染退,生态进生产退,江阴以“退”和“进”的柔性平衡,守护好长江宝贵的生态财富,母亲河迎来了“凤凰涅槃”。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它的理想和抱负。江阴把理想抱负寄托在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共抓大保护的时代命题里。打好“南征北战、东西互搏”主动仗,交出“北战”满意答卷,当前,江阴正凝聚全市力量,深入开展长江岸线整治专项行动、长江生态保护提升行动等,用长江大保护的生动实践,展示新时代江阴人的使命与担当。
在参观完长江大保护展示馆后,学生周洛伊意识到了保护长江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她说:“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会从自身做起,不往河里扔垃圾,保护水环境。同时, 通过在学校制作宣传海报,让大家一起保护长江,爱护母亲河。”江阴市同道爱心服务社负责人黄伟表示,作为志愿组织,今后将举办长江环保文明行、保护长江宣传倡议活动等亲子活动,让孩子们从小树立长江大保护的理念,共同守护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