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无锡精准医疗产业园内,江苏英捷信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正忙着将一次性扭簧笔装上集装箱车。这批50万支的注射笔将运往海外一家生物医药企业,用于配套降糖药。这支笔是英捷信近年来突破海外企业专利壁垒、潜心研发的众多产品之一。
走进英捷信生产大楼,“工业上楼”的布局清晰可见。位于三楼的十万级净化组装车间内,身着无菌防护服的工人紧盯流水线,与全自动化设备协同作业。“一分钟能下线40支笔,每支笔最少要经过12道工序,复杂型号则需17道工序。”车间负责人介绍,米克朗的4条全自动组装线不仅保障了生产效率,更通过在线质量检测与实时监控系统,确保每支产品100%合格。一楼的模具加工车间里,CNC加工中心高速运转,45台FANUC注塑机搭配中央集中供料系统,实现从研发设计、模具加工、注塑成型到产品组装的一体化生产。
扭簧笔产品的突破,背后是企业对技术壁垒的精准破解。企业创始人、董事长吴亚金介绍,通过深耕包含3万份相关技术文献的专利池,研发团队将纵向棘轮齿离合结构优化至稳定状态,独创正反转回调结构。这一创新不仅让扭簧笔实现80单位最大注射剂量的精准控制,还完成中国、美国FTO专利分析,彻底避开海外企业的专利壁垒,并于今年4月递交中国以及PCT美国、欧洲发明专利申请。今年1月,公司成功研发出一次性扭簧注射笔。该产品在申领海外注册证的同时,同步通过了EN ISO 13485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以及覆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等五国市场的MDSAP国际认证,标志着该产品质量体系实现国际级跨越,成为公司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拳头产品”。
随着国家药品集采政策的常态化推进,胰岛素及以司美格鲁肽、替尔泊肽为代表的多肽类药物市场需求显著提升;医美领域轻注射类产品兴起,肉毒素、玻尿酸等制剂对精准给药装置的需求持续释放;加之国内外对慢病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多重利好为国产皮下自主给药系统企业打开广阔市场空间。英捷信的快速成长契合了产业发展的“黄金风口”。目前,企业已为30家国内外大型生物制药公司提供服务,产品覆盖GLP-1类减重药、胰岛素、生长激素等多领域,还成功开拓俄罗斯、印度、美国等地市场,目前已手握近亿元的海外订单。
今年3月,公司突破产能瓶颈,积极拓展第二生产基地,成为无锡精准医疗产业园二期建成后首家入驻企业。作为一家总投资5亿元的产业化工厂,英捷信正朝着更高目标迈进,在巩固笔式注射器优势的同时,全力推进双腔注射装置、DPI吸入装置、贴敷式给药系统的研发。按照规划,企业年产能将突破1亿支,达产后可实现8亿—10亿元产值。
(尹晖、卫曦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