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观湖景、赏落日……近日,位于无锡市宝界山森林公园东南角的一处闲置地块悄然变身,成为蠡湖之畔休闲打卡的新地标。这处名为“薄荷空间·躺营”的基地不追求喧闹的娱乐项目,而是用一片沙滩、几把躺椅、一湖碧水和满眼绿意,将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民生功能融合得恰到好处,为无锡市民提供一种“躺进自然里”的松弛感。
“薄荷空间·躺营”的核心理念是“躺”。无论是在定位亲子群体的沙滩区,还是在面向年轻人的小岛上,都能见到大小、颜色不一,材质、造型各异的“椅子”散布各处,如懒人沙发、三角网床、充气浮床、秋千、吊床、藤椅等。随意选取一把“躺平”,近处,蠡湖微波荡漾、浮光跃金;远处,对岸的摩天轮、无锡大剧院、林立的高楼尽收眼底。景区相关负责人指着临湖平台上的几把藤制躺椅说:“前几天下午有位游客跟朋友一起过来,在那儿一直待到晚上不挪窝,后来朋友喊他走都不肯走。”不仅如此,身处用白色帷幔装饰的水榭、拥有三面环绕式窗景的树屋,同样可以坐拥湖光山色,满足慢节奏的微度假需求。
在打造松弛感之余,设计团队还希望这里成为一个传播当代艺术的空间。试运营期间,基地邀请艺术家芥菜开办艺术展《若无其事》,选址湖边的小树林。艺术家笔下的山石树木、水光云气被印制在大匹布幅上并悬挂于树林之间,在湖风间轻轻飘荡。正如策展词所言,“将带领观众进入一个不设坐标的山水场域。”景区计划后期还将引入颂钵、沙滩瑜伽等不同类型的活动,并与雕塑、绘画、音乐等多领域的艺术家展开合作,构建山水间的艺术疗愈空间。
“薄荷空间·躺营”的前身是湖畔实景演出大舞台,于2009年建成,后逐渐被闲置。此番改造拆除了老旧的看台、大屏,修缮了原有的顶棚作遮光之用,考虑到游客需求,还增设了咖啡馆、公厕、宠物活动区、冲脚区等,就连沿路用来照明的每盏路灯都“戴”上了草帽,“既有休闲的氛围感,还能在保证照明的前提下灯光不至于刺眼。”
近年来,无锡市围绕环蠡湖区域实施了一系列城市更新和生态文旅融合项目,完成“疏林透湖”320000平方米,构建“逐樱球场”并引入3D打印坐凳等设施;推进渤公岛综合改造,打造柳岸花坡等特色景观与无锡首座盲人友好主题公园;实施“增色添藤”景观提升11000余平方米;开展金城湾一期改造,贯通“三道”,更新绿化、园路及管网,增设多功能运动场和宠物友好区,并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开发生态与休闲融合的渤公岛市集、蠡响范特西露营营地。这场以生态为基、以人文为韵、以民生为本的城市空间品质革命,不仅重塑了城市“颜值”,更丰富了市民生活的“内涵”,成功将蠡湖的“绿宝盆”变成了惠及市民和城市的“聚宝盆”。(黄梦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