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无锡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切实扛好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系列主题第三场新闻发布会——聚焦“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展示无锡以就业优先夯实民生根基、以社会保障兜底民生底线、以乡村振兴缩小发展差距的实践路径,勾勒出促进共同富裕的“无锡方案”。
就业优先,拓宽增收之源
就业是民生之本,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无锡连续五年上榜“年度最佳促进就业城市”,入选2024年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城市,并于近期获评“2025就业友好城市”称号,以实绩诠释城市的就业温度与发展活力。
无锡市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张映雪介绍,无锡始终将就业优先政策落实、落细。截至8月底,失业保险降率政策累计为企业减负182.12亿元。在重点群体就业方面,无锡在5所本地高校设立“就业服务驿站”,并在全国10所高校布局“引才联络站”,无锡市已累计引进大学生48万人;同时持续推进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攻坚行动,2024年末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就业率达到93%。创业是更高质量的就业,无锡在省内首创创业人才引育工作,与14所高校签署创业人才引育合作协议,已发放创业补贴1.55亿元。此外,无锡在全省率先启动实施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试点工作,已建成71个街道(镇)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和261个社区(村)“家门口”就业服务站。
无锡市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如何转化为各板块的具体实践?在无锡市就业“一盘棋”中,锡山区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促创业作为首要民生工程,统筹推进各类群体就业。锡山区副区长鲍雪峰介绍,今年锡山区举办“春风行动”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8场,700余家企业释放3万余个优质岗位,并首次设立“东西南北”劳务协作专区,推动跨区域劳动力供需精准对接。在助企稳岗方面,全面落实锡山区2025年度“新春十二条”和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相关政策,发放补贴资金6600余万元,惠及企业1.6万余家。
针对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锡山区发放大学生租房补贴和生活补贴等3330余万元,在全省率先实现镇(街道)青年人才驿站建设全覆盖。在创业端,累计支持1093名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并通过深化政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推动全区高技能人才总量突破5.8万人。
保障兜底,筑牢民生之基
在全省率先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针对大龄断保职工,全省首创“贴息续保”政策;陆续将建筑业工人、超龄人员及实习生、快递员等纳入工伤保险保障范畴;对11家平台企业开展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推动美团平台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试点……
截至今年8月,无锡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302.5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282.09万人。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最终要落在可感可及的日常生活中。
民生底线能否兜牢,关键在精准与高效。面对关于兜底保障机制的提问,无锡市民政局副局长沈黎生从“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三方面展开介绍。2023年启动的无锡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3610行动”,聚焦3类重点群体,健全6项监测机制,实施10大帮扶工程,两年多来,无锡市、县(区)两级出台相关政策制度125项,落实各项重点任务110个,实实在在兜好民生底线。2024年建成“无锡市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综合服务平台”,覆盖无锡市超38万名监测帮扶对象,上线以来已高效处理超18亿条人员模型交互信息。建立无锡市低收入人口多维度动态监测体系,截至目前,平台已累计触发处置预警信息9000余条,主动发现“沉默的少数”、及时救助帮扶260多名困难群众。今年无锡市在全省率先推进困难群众关爱帮扶“一件事”改革,实现省定42项、无锡市定10项救助事项“一窗受理、跨部门联办”。同时,制定《无锡市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指引(试行)》,重点实施“安全守护、照护支持、生活帮扶、精神关爱”四项行动,涵盖无锡市各级310个项目,服务低收入对象8.69万人次。
乡村振兴,缩小发展之差
乡村振兴是通往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统计显示,2024年,无锡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7078元、较上年增长5.5%,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70、保持苏南第一。今年上半年,无锡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229元,同比增长5.3%,城乡居民收入比较上年同期缩小0.01、保持苏南第一。
作为无锡市农村区域最大的板块,宜兴聚焦协调发展,绘就城乡共富新图景。宜兴市副市长杨中浩介绍,2024年,宜兴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4336元,同比增长4.9%,增速位列无锡市首位,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2890元,城乡收入比由2023年的1.782:1下降至1.764:1。今年上半年,宜兴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继续保持4.9%的稳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738元,同比增长5.4%,增速高于无锡市平均水平,农民持续增收工作稳步推进。
从“单点美”到“全域美”,无锡乡村不断焕发新活力。近几年,无锡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和美乡村建设,农村面貌持续向好,涌现出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先进典型。无锡市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张晓庆介绍,无锡市从行政区域、空间形态、产业发展、自然禀赋四个维度,将有条件的乡村区域划分为11个和美乡村片区,每个片区涵盖15个以上行政村,通过“一条主轴+多条支线”的布局,打造串珠成链的发展格局,目前,宜南“茶乡竹海山水画廊”等3个片区已纳入省级建设范围。在打造乡村节点方面,今年,无锡共有56个行政村(涉农社区)获评第二批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累计获评139个。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根基,通过挖掘农业、生态、人文资源,发展“美丽田园经济”,创新推进11个“田园理想村”建设,引入文创、研学、萌宠等新业态。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乡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下一步,无锡市将持续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重点推进60个以上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培育建设,抓好3个省级片区内美丽乡村风光带建设等。同时,将于10月召开“田园理想村”全球合伙人线下招募会,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村深度融合,让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让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杨子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