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在西安启幕,全球近百项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集中亮相,无锡博物院申报的“春秋吴王僚剑修复保护与数字化展示”项目入选,向中外嘉宾展现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的“无锡方案”。
吴越青铜剑一枝独秀,闻名天下。春秋吴王僚剑是无锡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剑身两面通饰斜“王”字形暗纹,两纵近脊处有铭文12字,经考证其主人是吴王僚。它也是现存唯一一把吴王僚铭文剑,其制作工艺反映了当时吴国铸剑的最高水准。经过2500多年的岁月侵蚀,吴王僚剑何以剑锋如故、光彩依旧?现场的电子屏上,播放着吴王僚剑的修复过程,引得观众纷纷驻足,并上前查看吴王僚剑的“X-CT检测报告”。
“修复前,剑存在糟朽和空鼓现象,如果对其进行过度人工干预,极可能对文物造成二次伤害。”无锡博物院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好地保护文物,该院将吴王僚剑送往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运用X-CT等先进设备对该剑的保存状况、内部连接结构、表面成分、表面铭文制作痕迹等进行了无损分析,并根据检测数据和分析结果调整修复技术路线,确保在修复过程中不伤及文物,延缓其寿命,最终使这件文物得以重生。
名剑铸就传奇,数字赋予新生。随着VR、AI、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从“静态留存”转向“动态创新”。“这次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我们展出了春秋吴王僚剑3D打印品与CT灯箱,让观众化身‘文物医生’上手拼合、诊断病害。”该负责人表示,无锡博物院已为春秋吴王僚剑建立了文物三维数字档案,实现“三维展示+实体保护”双重模式,并推出了1000份“春秋吴王僚剑”数字藏品。
作为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论坛的配套活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精品展系统呈现古籍、文物、古建遗址和非遗等领域文化遗产保护和数字化传承创新成果。“以此次入选为契机,我们将继续探索文物数字化保护、应用及传播新模式,努力将藏在库房里的文物,变成可感、可触、可亲近的生动文化体验场景。”锡博相关负责人表示。(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