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锡山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锡山区政府正式批准实施,成为无锡大市范围内首个获批的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近日从无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锡山分局获悉,由该局牵头编制的《规划》将全面提升锡山区国土空间生态品质,推动“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性保护修复,为打造江南水乡韵味新田园、生态绿色发展新锡山奠定坚实基础。
《规划》采用“1个主体规划+4个专题”的架构,深度衔接《无锡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无锡市生态保护和修复规划》《锡山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及各部门专项规划,构建起目标明确、体系完整的生态保护修复蓝图。在目标设定上,规划聚焦改善生态系统本底、提高生态安全格局、优化生态空间、探索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四大核心任务;在指标体系上,既承接6个区级国土空间规划核心指标,又统筹8个部门管控的生态指标,确保规划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基于国土空间生态网络源地、廊道及关键节点的识别与修复需求,《规划》确立“一带一链三楔、三山六荡环绕”的生态保护修复总体格局。其中,“京沪高铁—三山浅丘”田园风景带以京沪高铁绿廊为纽带,串联斗山、翠屏山、鹅真荡三大生态核心;“吴韵江南—六荡水乡”绿色生态链依托蓝绿廊道与生态核心,织密区域生态网络;斗山锡北运河绿楔、翠屏山绿楔、锡东南嵩山鸿山绿楔则进一步强化生态屏障功能,构建起全域生态保护骨架。
结合锡山区生态系统本底、格局评价结果,《规划》将锡山区划分为城镇人居环境提升区、低山郊野维护区、高效农业整治区、湖荡农田生态修复区四大区域,并明确各区域保护修复方向。同时,《规划》建立涵盖土地综合整治、国土绿化、水环境提升修复、污染防治、美丽人居环境整治5个大类、23个小类共80个项目的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体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卫曦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