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旧皮箱,曾经跟随主人辗转了大半个中国,从无锡过武汉、到重庆,又一度出现在陕西宝鸡,而今荣归故里……这只皮箱的主人,就是荣德生的大女婿李国伟。《荣门佳婿 国器伟业——无锡工商业抗战史迹》正在荣德生旧居展出。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挖掘、阐释荣德生、李国伟翁婿的事迹,再现荣氏企业西迁抗战、实业救国的艰难历程。
“这只皮箱为牛皮制作,以双狮绶带、暗八仙为装饰纹样,是典型的清代晚期物品。”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负责人杨建民介绍,这只皮箱是李国伟母亲的陪嫁之物。当年,李国伟带着这只皮箱离开无锡,它见证了荣氏企业在抗战时期共赴国难、救国图存的苦难历程。
今年,李国伟的后人将其捐出,陈列于荣德生旧居。与这只旧皮箱一同展出的,还有一件皮大衣以及写于战火时期的部分家书,其中包括荣德生写给李国伟的信,要求其加快企业复工生产,以及在大西北进行产业布局、为抗战多增添一份国力等内容,极具研究价值,皆为李国伟后人珍藏多年的珍贵资料和老物件。
抗战时期,荣德生、李国伟翁婿主持“申四福五”荣氏企业西迁,一批无锡实业家、技术骨干、产业工人“以铁梭织就抗战屏藩”,在宝鸡建起了地下窑洞工厂,为中国保存民族工业火种,为抗战提供坚实经济支撑。前期,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成员前往上海、汉口、宝鸡等地的博物馆、档案馆走访专家、查询史料、考证脉络,收集了一大批历史影像、文物实物、文献档案,以翔实的内容为人们阐释无锡作为工商名城的“经济抗战”历程,传扬锡商的家国情怀以及开拓创新的无锡工商文化精神。
此外,《铁梭抗战》史料专题片及6集短视频首播,《把故居带回家》4部故居史料专题片合集首发。“这是无锡人创造的战火中的民族工商业奇迹!”看着珍贵的史料与影像,窑洞工厂总设计师王秉忱之子王天骏感慨不已。
(张月、刘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