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9月9日晚,夜色中的南通海安市谭港村大舞台灯火璀璨,观众笑语飞扬,“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惠民演出在这里热烈举行,为当地村民带来一场文化盛宴。
现场,15台新配发的流动舞台车整装待发,成功授钥,即将开向全省城乡各处。依托“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这些流动舞台车将充分发挥灵活、便捷的优势,变身行走的“文化加油站”、可移动的“百姓大舞台”,把更多高质量文化资源送到田间地头、送入群众身边。
“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是由江苏打造的文化惠民品牌,由省委宣传部会同省文旅厅、省文联、省作协、省演艺集团等单位部门创新实施,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要求,聚焦当前基层文化服务不“解渴”、优质文化资源供给不精准等问题,将“量身定制”的文化盛宴精准送达群众身边。
文艺直通车行动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省市联动组织惠民演出、公益展览、辅导讲座和群文活动5500余场次,覆盖人次超1000万。组织省市文化单位党组织与试点地区党组织结对共建,派出1100余名驻村艺术家、文化指导员、志愿者,深入基层帮扶指导,形成基层文化活动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生动场景。
行动坚持“软件服务与硬件设施配套”相结合,计划面向基层文艺院团和文化单位,3年内配发45辆流动舞台车,并推动打造200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通过硬件升级与空间优化,持续提升服务效能,真正做到“送得准、用得好”。
为基层配发流动舞台车,是江苏关心支持基层文化建设和文艺院团发展的重要举措。据悉,省委宣传部自2006年开始,先后为基层文艺团体和文化馆(站)等配发流动舞台车126辆,全省基层院团和单位使用流动舞台车累计开展各类演出10万余场,受众人次5000余万。与往年相比,本次新配发的流动舞台车配置标准更高,首次新增24平方米LED大屏,这是目前国内配置屏幕质量最高、面积最大的流动舞台车,同时主舞台面积也增加至73平方米,全部采用更加适合舞台演出的木地板,灯光质量也更高,可以显著提升演出效果。舞台车可以一键启动,操作非常方便。为确保使用效果,在配发前还专门组织了舞台车操作技能培训。
“科技感满满,功能太齐全了!”东海县吕剧团副团长陈阵对新配发的舞台车连连称赞。他介绍,车上不仅配备了大屏幕、LED灯,还自带直播设备,舞台搭建起来特别方便,“这几年我们团里没有舞台车,下乡演出真是困难重重。有时候就地铺一块地毯就开演,条件好一点就搭个简易舞台,有时候还得借用县文化馆的舞台车。现在有了这辆新车,真的太方便了。”
“我们都充满喜悦,也想把这份对剧团的关怀和支持,传递到人民群众中去。”江苏省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史国生同样感慨万千。他说,剧院之前配置的舞台车,常年奔驰在各地的大中小学校之间,每年演出超过300场。“如今舞台车升级,是一件大好事。目前剧院的演出计划已经排到明年上半年,这台崭新的舞台车将会是一道亮丽的文艺风景线。”
“接到钥匙的那一刻,真的很激动。”海安市歌舞剧团团长邱巍青告诉记者,团里的演职人员都在兴奋地讨论,谁将第一场登上这台舞台车,去为群众演出,大家都跃跃欲试。
当晚的演出汇聚了来自省、市、县三级文艺工作者,是“茉莉花开”文艺直通车行动阶段性成果的精彩展示。现场,江苏省演艺集团的艺术家,以及南通市与海安本地的文艺工作者和群文爱好者,共同带来了歌舞、戏曲、杂技、木偶戏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其中,极具乡土气息和生活热情的《海安花鼓》由海安本地文艺骨干精心创排,并经由省级艺术家专业辅导提升,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舞台中央”的绽放。这些优秀的节目,为当地村民及周边群众带来了一场高质量的文化盛宴,整场演出掌声不断,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