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热浪袭人,无锡市惠山区钱桥街道苏庙社区的暖“新”驿站内却清凉舒爽。刚结束午高峰奔波的快递员推门而入,清凉的空调风瞬间拂去一身疲惫,志愿者微笑着递上解暑凉茶。这里,饮用水、微波炉、应急药箱、充电设备一应俱全,舒适的座椅是短暂“充能”的港湾,几份报刊书籍供闲暇时翻阅,真正践行了“渴了能喝水、累了能歇脚、热了能乘凉、伤了能急救”的承诺。
驿站的服务远不止于基础便利。针对新就业群体工作强度大、健康易被忽视的痛点,驿站定期引入专业医疗资源,开展“健康守护日”免费义诊活动。医生们坐镇驿站,为骑手、快递员提供血压血糖检测、常见职业病咨询和基础诊疗服务。这份“上门”的守护,让奔波的身影多了一份安心的保障。
破解新就业群体的“软性难题”,驿站精准发力。每周固定的“法律服务日”,驿站变身“法治加油站”。聚焦新就业形态的核心关切——劳动合同纠纷、社保权益疑惑、薪资争议调解等,由法律工作者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公益咨询和指导。同时,驿站还是思想学习的“微阵地”。通过设置“学习角”摆放红色书籍、政策读本,利用配送间隙组织短小精悍的“班前微课堂”或线上推送学习资源,帮助大家在奔忙中也能及时了解政策、提升理论素养。
针对暑假期间新就业群体子女“看护难”这一普遍困扰,驿站服务进一步延伸,贴心开设了暑托班。社区整合资源,提供安全、凉爽的活动场地,招募志愿者和专业人士,为孩子们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安全教育、手工绘画、阅读分享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孩子们在这里既能学习成长,又能结交朋友,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驿站的温暖,悄然转化为新就业群体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许多在此歇脚、受益的骑手、快递员,自发地希望回馈社区。他们凭借“熟门熟路、眼观六路”的职业优势,欣然接受“兼职网格员”的新身份。在日常配送途中,顺道留意着社区角角落落:发现消防通道堵塞、公共设施损坏、环境卫生死角或可疑安全隐患,立即通过便捷渠道向社区反馈。昔日匆匆的“过客”,如今成了守护家园平安、传递政策信息的“生力军”。(季奕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