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伏期刺客: 通常在被携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 2-12天发病,最长可达14天。
中招后身体会“疯狂报警”!
关节剧痛:这是它的“招牌动作”!手腕、脚踝、膝盖等关节剧痛、肿胀,弯腰走路成“标配”,有人疼到数月。
浑身酸痛:头痛、肌肉痛,感觉像被“拆过重组”。
皮肤出疹:发热后2-5天,躯干、手掌冒红斑,痒到怀疑人生。
疲惫不堪:极度乏力,只想躺平。
少数人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结膜炎等症状。
特别提醒: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及本身有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的人群,感染后症状可能更重,恢复时间更长,需要格外小心!
冷知识:不会人传人,但蚊子是“快递员”。

终极防御:防蚊灭蚊大作战!
对付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核心战术就一个:让蚊子离你远点,或者让蚊子活不下去!
物理防御篇 (居家必备)
“水牢”歼灭战:蚊子幼虫在水里长大,每周检查并彻底清理家中/周边所有积水容器(花盆托盘、闲置瓶罐、废旧轮胎、堵塞的屋顶排水沟、水桶、甚至小到一次性杯子里的水),进行清空、倒扣、加盖或妥善处理。
“结界”守护:给家里装上纱窗、纱门,物理隔绝蚊子入侵。睡觉挂好蚊帐(特别是婴儿床),安全又环保。
“隐身”着装:外出时(尤其是清晨和傍晚蚊子活跃时段)尽量穿浅色、宽松的长袖衣裤,减少皮肤暴露。
低温“冰冻”:开空调或电扇,低温(26℃以下)和气流会让蚊子活动能力下降。
化学攻击篇 (精准打击)
驱蚊“护盾”:暴露在外的皮肤,使用含有有效驱蚊成分的产品(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柠檬桉油等)。
灭蚊“炸弹”:室内可使用电蚊拍、蚊香、电热蚊香液/片。使用蚊香类产品时注意通风安全。户外活动可考虑在衣物上喷洒氯菊酯处理过的驱蚊剂(勿直接喷皮肤)。
“关门打狗”:在人离开房间时使用杀虫气雾剂喷洒,关闭门窗闷杀一段时间,之后充分通风再进入。
肥皂水陷阱:在院子或阳台放几盆肥皂水(洗衣粉水、洗洁精水也行),蚊子喜欢在水里产卵,但皂液能破坏水的表面张力,让蚊子的幼虫(孑孓)溺水而亡。
一旦出现基孔肯雅热的症状
特别是剧烈关节痛和高热
应立即就医
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切勿自行用药
以免延误病情或引起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