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你这车门怎么开?”“想要开窗,结果开了门”以上的情况你有经历过吗?
谁能想到
许多人的社交尴尬
竟是发生在打车时刻
一百款新能源汽车
就有一百种开门方式
↓↓↓
感应隐藏式
通过手势感应开关门
▲图源:@舒的车
翻盖式
按压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翘起拉开
弹出式
按下门把手上的按钮门把手弹出后拉开
内扣式
门把手往内缩开门
▲图源:@数字尾巴汽车部
全隐藏式
车门上没有门把手按下车窗位置隐蔽按钮开门
▲图源:@Lisa
好不容易上了车从车内往外开又是新的盲区
▲图源:@桔子
近年来隐藏式门把手的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不断攀升,当门把手从一个基础的功能件变成车企竞相追逐的创新点,用户最真实的需求反而被忽视了。
针对隐藏式车门把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出手了!
5月8日,工信部官网发文,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6月7日。
项目建议书显示,该文件的起草单位为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等。
主要内容方面,规定了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法、车门外把手和车门内把手的强度要求与试验方法、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
该标准将填补对隐藏式车门内把手等规范不足的空白。
工信部表示,近年来,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隐藏式车门把手凭借美观、科技感强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同时也暴露出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等问题,带来一些潜在的逃生与救援风险。
工信部强调,新标准的修订具有重要意义:
1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从而进行救援及逃生活动;2保证翻滚、坠落事故中,能够防止门把手的误作用,从而降低乘员跌落风险;3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保证标志可见性,从而降低乘员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难度;4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
随着《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推进,汽车门把手的设计将会得到更标准规范的外在约束,有望从追求科技感转向安全优先。
你喜欢哪种车门把手?来评论区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