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三角的重要枢纽港口,江阴港是海进江、江出海、江海河联运的重要港口和国家布局的外贸进口铁矿石重要的接卸港。当“一带一路”遇上“大船时代”,江阴港正以惊人的速度和强大的外贸实力,上演着属于无锡的“硬核”时刻。
(江阴港 资料图片)
“报告勤务指挥室,马绍尔群岛籍‘光明女神’轮检查完毕,情况一切正常……”
2月13日,随着CAPE型船舶“光明女神”轮11万吨“铝土矿+锰矿”的顺利卸载(如图),江阴港迎来了2025年服务共建“一带一路”的首条重磅航线。“这是江阴港接靠的首艘圭亚那铝土矿运输船舶,在江阴边检、海事等部门24小时全天候服务保障下,‘江阴—圭亚那’新外贸航线正式开通。”江阴港港口集团副总裁刘小龙介绍。
“自江阴港纳入交通强国专项试点项目后,已接连完成五号码头、六号码头改扩建工程,把过去10万吨级的泊位等级统一提升为20万吨级,更好地承接CAPE型船舶的靠泊。”江阴港口集团相关人士说,泊位等级提升后,海轮可直接入江,每吨货物的物流成本与过去相比可节约20元—40元,新航线的开通也能为中资企业在圭亚那等地区的各类基建项目提供生产及生活物资保障,更好地服务“一带一路”。
从江阴海事局获悉,“光明女神”轮的起始港为圭亚那首都乔治敦。从圭亚那到江阴,该轮跨越了12个时区、行驶约13000海里,货品在江阴顺利通关后便可开启从内河运往重庆企业大朗冶金新材料的旅程。记者了解到,圭亚那2018年签署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也是首批在英语加勒比国家加入的国别,圭亚那铝土矿储量居于世界前列。
(江阴港 资料图片)
“这是长江江阴段12.5米深水航道红利的又一次充分释放。”江阴海事局相关人士透露,2024年,江阴港船载外贸货运量累计6385万吨,同比增长4.4%,连续五年突破6000万吨,江阴海事全年累计服务保障操纵受限船舶2000余艘安全进出江阴港,其中CAPE型船舶高达449艘,连续多年助力江阴港成为长江CAPE型船舶接卸的“第一港”。
“江阴—圭亚那”新外贸航线的成功打通
见证着江阴港持续加快的发展步伐
不到一周的时间里
江阴港外贸新航线连续突破
2月16日,外贸海轮“鼎魏”轮顺利抵达江阴苏南国际集装箱码头并开启装载作业,码头现场格外忙碌。
该轮船长225米、船宽32.26米、型深21米,是江阴集装箱码头开港以来外贸远洋航线中单次集装箱作业量最多的船舶,该轮的顺利靠泊意味着江阴港综合服务能力再刷新。记者从苏南码头获悉,完成集装箱装载作业后,该轮将驶向葡萄牙西内斯港,标志着“江阴至葡萄牙”集装箱外贸新航线的开通。
锚定“大船时代” 江阴港以硬实力护航靠泊安全
苏南码头综合事务部副经理严丽介绍,在船舶抵港前,他们就严格按照大型船舶靠离泊安全标准,给“鼎魏”轮预留了超280米长的安全泊位,为巨轮靠泊打造“安全空间”。靠泊期间,江阴引航调派一条4400马力拖轮和一条5200马力拖轮全程护航,同时配合引航员精准操控,实现船舶“毫米级”动态调整。码头系缆人员则提前待命,快速完成“数缆齐发”,保障了船体的稳固。
据悉,“鼎魏”轮到港吃水7.8米,计划作业1300余标箱。在首航船舶抵达江阴苏南码头后,企业操作部迅速启动作业预案,确保船舶装卸作业的顺利进行,并通过智能化调度系统快速完成整艘船舶的装箱任务。记者从现场了解到,“鼎魏”轮预计在明天早上8点左右完成作业离泊江阴港。江阴海事现场保障小组将开通服务绿色通道,优化船舶进出港审批流程,护航“鼎魏”轮出港。
集装箱单次作业量取得新突破是江阴苏南国际码头硬件设施与运营能力的“实力认证”。近年来,江阴苏南以“双联双提”工程为抓手,先后开通了“江阴至荷兰、挪威、新西兰、日本”等航线,此番葡萄牙航线的开通为新一年布局多式联运网络开了个好头。今年截至2月17日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5万TEU,同比增长11.26%,顺利实现“开门红”。
截至目前,江阴港
已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通航线超100条
从“江阴—圭亚那”到“江阴—葡萄牙”
从服务“一带一路”到布局多式联运网络
无锡把“出海口”搬到“家门口”
以惊人的速度和强大的外贸实力
拓展全球贸易版图
实现通江达海“链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