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龙江齐齐哈尔市龙江县两名男子食用酸汤子后被紧急送医,其中一人不幸离世。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事实上,同类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还可能出现在多种食物受污染被食用后,因此,新华社发文特别提醒!
食用酸汤子后男子不幸离世
家属发声
10月13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龙江县某村的周先生称,12日晚,他的姐夫张某及其亲戚刘某在同村邻居家吃了酸汤子,随后被紧急送医。
10月14日,周先生称,张某遗体已被火化,医院开具的证明显示其系食物中毒死亡,与张某一同食用酸汤子的刘某仍在抢救。
14日,龙江县公安局景星派出所工作人员表示,此前接到报警后,民警已介入调查。该工作人员称,目前当地卫健部门已介入调查,警方正全力配合,具体结果以官方通报为准。
到底什么是“酸汤子”?
酸汤子是一种用发酵面碴子做的面条状的食物,是酵米面的一种,吃起来会有酸味的香气。食用下锅时要用一个小漏斗挤成面条状,熟后汤中有一股淡淡的酸味,因此叫“酸汤子”。比起面条而言,它的风味更特别,堪称“东北螺蛳粉”。
据报道,2020年10月,黑龙江省鸡西市鸡东县某家庭食用酸汤子引发中毒,致9人死亡。经当地警方调查得知,该“酸汤子”食材为该家庭成员自制,且在冰箱中冷冻近一年时间,在此次聚餐食用之前,因为冰箱里无处存放,被放置在了家中阴凉处。
根据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食品处发布的消息,经检测,在玉米面中检出高浓度米酵菌酸,同时在患者胃液中亦有检出,初步定性为由椰毒假单胞菌污染产生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米酵菌酸毒性很强
1毫克即可致命
米酵菌酸毒性很强,1毫克即可致命,并且没有能够解毒的解药,中毒后的死亡率极高,可达40%以上。
关键是,被它污染的食物无色无味,不好辨认。米酵菌酸不仅不怕烹煮,耐热性还极强,即便是高温高压都不能将它分解。
米酵菌酸毒素进入人体后,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它会攻击人的肝、肾、心、脑等重要器官。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症状重的人会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
如何预防
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日常生活中,有3大类食物容易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分别是:
湿性米粉、河粉、土豆粉、凉皮;
泡发的木耳、银耳;
使用发酵的玉米面、糯米面、高粱面、糯小米粉、玉米淀粉等制作的食品,如酸汤子、汤圆、糍粑、凉粉等。
这些食物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在制作时都需要长时间的浸泡或者发酵,这个长时间的潮湿环境给椰毒假单胞菌提供了繁衍的温床,让米酵菌酸毒素大量聚集。
预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我们有几点注意事项送给大家:
1. 选择正规餐馆:在外就餐吃湿性米粉、河粉、土豆粉、凉粉、凉皮等食品时,要注意餐厅的卫生情况、经营许可证。
2. 尽量避免自制发酵面食:家庭自制发酵米面食物很难控制环境,安全系数低。如果喜欢吃酸汤子、湿米粉这类食物,最好直接购买正规厂家生产的,并关注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保存条件等因素。
3. 注意商品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在超市、市场选购袋装的上述食品时,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和保质期,用眼睛观察它们的性状,是否出现了霉斑、黑斑、粉斑、绿斑、黄斑等。在选购木耳、银耳或其他谷类发酵制品、薯类制品时,要选择有正规资质的经营者。
4. 散装商品少量购买:在选购散装承重的上述食品时,要确认它们的生产日期、保质期。每次少量购买,吃完再买新鲜的。
5. 不食用受潮米粉、木耳、银耳等食物:自己在家浸泡湿性米粉、河粉、土豆粉,或自己在家泡发木耳、银耳前,应提前检查它们的形状,如果已经受潮,疑似发生了变质,就不要食用它们。
6. 泡发前先清洗干净:木耳、银耳在泡发前,先将表面清洗干净,减少椰毒假单胞菌的数量。
7. 正确泡发木耳:泡发木耳的时间和环境很关键,不要长时间泡发。建议控制在4小时以内,水温不要太高,一般 30℃ 为最适宜的温度。有实验表明,如果长时间泡发木耳,比如超过6个小时,黑木耳的边缘就会出现开裂现象,严重影响木耳的品质,也更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
8. 正确保存银耳:鲜银耳储存温度越高,椰毒假单胞菌活性越大,越容易产生米酵菌酸。购买新鲜银耳后一定要低温保存,置于冰箱 4℃ 冷藏或者冷冻,尽早食用。
9. 若有不适及时就医:米酵菌酸中毒潜伏期为30 分钟~12 小时,少数 1~2 天,最长为3天。如果吃了疑似含有米酵菌酸的食物后出现了不适,一定要尽快就医,越早就医越有希望治愈,别抱有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