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无锡市委书记杜小刚专题调研全民癌症防控工作,召开国家标准化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无锡分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部署、省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和健康江苏建设领导小组会议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构建更精准、更有效的全链条癌症防控体系,持续增进市民群众健康福祉。
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许峰在江阴分会场收听收看会议。
全民筛查,“锡”心关爱。
滨湖区河埒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不同人群分类施策,将癌症筛查融入日常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工作。无锡市领导详细了解全民癌症防控基层初筛工作流程和进展,与正在指导市民填写评估问卷的医生交流。
无锡市卫生健康统计信息中心积极推动卫生健康领域数智化转型,承担建设的“区域性癌症防控全链条全周期管理实践”入选中国互联网协会2023年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特色案例。无锡市领导仔细察看信息系统,深入了解全民癌症防控行动进展和全民癌症防控服务体系构建情况。
适逢第八个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无锡市领导在调研中还看望慰问一线医务工作者,勉励大家弘扬崇高职业精神,不断修医德、行仁术,努力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
在随后召开的推进会上,无锡市卫生健康委介绍全民癌症防控工作开展情况,宜兴市、梁溪区、惠山区、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疾控中心先后发言,相关部门单位补充发言。
会议强调,无锡作为省内唯一与国家癌症中心开展合作的城市,要更加重视、更大力度实施好全民癌症防控行动,最大程度促进癌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要坚持高位统筹。依托国家标准化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无锡分中心建设,进一步争取国家癌症中心的政策指导和业务支撑,实施好全省唯一的“国家癌症防控全链条全周期管理试点项目”。同时,要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深化与国家癌症中心的“产、学、研”合作,推动更多创新成果在锡转移转化。
二要优化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全民癌症防控行动方案,配套制订年度计划和具体举措。尤其在操作流程等方面,要站在基层减负、群众易用、科学管用的角度进行再造重塑,全面提高居民、社区、基层医疗机构等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同时,围绕初筛、精查、治疗等维度,探索开发癌症防治保险产品等市场化工具。
三要提高数据质量。用好跟踪随访、交互比对、采样抽查等多种方式,不断修正误差,进一步提高数据的逻辑严密性和科学精准度。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加强静态数据背后的动态趋势分析,更加准确地掌握本地常见多发癌种信息,为推出更符合无锡居民健康需求的癌筛政策、医药服务提供支撑,为促进无锡市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效赋能,高水平答好全民癌症防控“全国卷”和“地方卷”。
四要加大硬件投入。抢抓国家“两新”政策加力扩围、省促消费政策出新加码机遇,完善无锡市促进医疗康复设备消费实施方案,创新用好消费券等工具,通过集中采购、融资租赁等方式,汇聚“个人、政府、市场”合力,推动基层医疗、康复机构硬件设备的迭代升级,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更高质量的诊疗康养服务。
五要强化宣传引导。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宣传矩阵,放大三大运营商传播渠道优势,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宣传政策、科技智能的手段释疑解惑,提升全民癌筛政策的渗透率和全民防癌知识的知晓度,并建立健全群众诉求收集反馈机制,提升市民群众参与度、获得感。
会议强调,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始终从“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的高度扛起责任、抓好工作,尤其是无锡各板块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亲自管,把心系群众、情系百姓体现到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并注重对特殊群体的关心关爱,确保全民癌症防控行动推进有力有序、目标落细落实,切实把为民好事办好、惠民实事办实。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近年来,无锡市委、市政府把全民防癌作为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重要举措,在省内率先开展全民癌症防控行动,连续三年将癌症筛查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力构建“防筛诊治康”全周期的癌症防控体系,建成国家标准化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无锡分中心,入选全国5个推动健康中国行动创新模式工作联系点之一。
2024年启动全民癌筛项目以来,无锡城区累计完成初筛73.93万人,经国家癌症中心评估高危人群21.28万人次,确诊“五癌”阳性病例1996人,“五癌”诊断早期比例达49.63%;江阴累计完成重点人群肿瘤标志物检测28.9万人,通过早筛门诊共确诊恶性肿瘤1260例;宜兴参与检测9.2万人次,检测出高危人群6480人。全市常见恶性肿瘤诊断时早期比例从2020年的27.38%提高到2024年的3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