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之前小最介绍的小王同学吗?江阴这个高一男生,怎么又是你?
今天介绍的这位男生同样非常优秀,高二就被提前保送至北京大学了!
今年年初,北京大学2024年“物理学科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入选结果公布,江苏省共有五名学生通过该计划的选拔,南菁高中高二年级陆誉文同学成功入选,并于今年三月份前往北京大学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大学课程学习。这意味着陆同学并未参加高考,在高二学段就提前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就读,并于近日被正式录取至北大物理学类拔尖人才班。他也是无锡地区今年通过“物理卓越计划”被北大录取的唯一一名学生。
01 层层筛选,脱颖而出
“物理卓越计划”旨在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长期实践中积累的为国选才育才的丰富经验,加强物理学科人才培养。该计划面向国内外选拔物理学科拔尖、综合素质优异,有志于冲击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中学生。该计划自2022年首次开展以来,每年在全国选拔不超过100名学生。获得“物理卓越计划”录取资格的国内学生,无需参加高考,由北京大学直接录取至物理类专业就读。
北大“物理卓越计划”的含金量极高,要经历层层筛选,而能入选更是凤毛麟角。陆誉文同学在高一就获得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省一等奖,去年暑假赴北大参加优秀中学生物理金秋营获得优秀评级,并取得参加2024卓越计划的资格,12月赴北大参加一试,今年1月参加二试,随后进入面试环节并获得入营资格,在经历为期三个月的卓越营学习后最终被北大录取,可谓披荆斩棘,一路过关斩将。
02 怀揣纯粹,奔赴热爱
陆誉文同学除了在物理学科上的突出表现,综合素质也很高。他的课内总成绩多次位列年级第一,还曾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二等奖、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省一等奖、无锡市第26届学生英语口语大赛决赛一等奖、外研社杯全国中学生外语素养大赛省二等奖、无锡市青少年学生法治知识竞赛一等奖、无锡市三好学生等多个奖项。
陆誉文的家长介绍经验时说道:“自他开启学习生涯,‘热爱、自主’这两个词始终围绕着他,慢慢的他就有了学习的内驱力,而内驱力是学习的最大动力。他不喜欢被兴趣班束缚,我们就不上,改由家长陪伴,陪伴他看绿叶变黄,陪伴他观察公园里的昆虫,引导他探索电梯为何可以上下,引导他思考水的不同形态……他在探索中找到兴趣,在投入中获得热爱,始终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求知欲,不断增强其学习动力,更是在这种没有功利化的探索中养成了安静沉稳的性格。”进入高中一个月后,南菁高中自由包容的空气给了孩子广阔的自由生长空间。当有的同学还在努力适应快节奏的学习生活时,他写道:高中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可以学习不同的学科,每天都可以学习新的知识,我很开心。正是这份对万事万物的热爱,使得他以学习为乐,挖掘出不同学科的美,物理的简洁之美,数学的普适之美,让他如痴如醉。
出色的成绩固然与天赋有关,功利性的目标确实也能催人奋进,但没有纯粹的热爱,如何支撑藏在热望后的漫长煎熬?陆同学身上最突出的特质,正是热爱学习,享受钻研探索的过程,并为之矢志不渝地努力。陆誉文的物理竞赛教练卢炜老师也表示,陆同学学物理不只是为了竞赛,是真正热爱物理,所以不会为一时的得失结果而苦恼,更坐得住冷板凳。
03 扎根大地,向阳生长
在老师和同学们眼里,陆誉文从来就不是一个死读书的学生。他积极阳光,懂事有礼,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各种课堂他总是频频举手发言,曾在英语公开课以多次惊艳的发言令听课老师赞叹不已;学校班级各种活动,都有他出谋划策、勇于参加的身影,他还获评语文课本剧优秀演员;他和班级同学组成的足球队,在校足球赛中争金夺银;平时还抢着帮班级承担各种劳动……
陆誉文6月份从北大卓越营回来后,又坐回了高中教室安静自学大学课程,课后和同学们一同研讨,一块踢球,一起看菁园的皎月朝阳。大学高手如云,求知永无止境,见识过外面世界的广大,方知此身之渺小,向上生长,必须要扎根大地。
素履以往,一苇以航——我的物竞之路
2025届 陆誉文
初识物竞,我对其一见倾心。因为之前我接触过高等数学中的微积分,所以觉得物竞并不难,很容易找到成功感。于是,我踏上了物竞之路,成为一名物竞生。
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第一年的物竞生涯是相当愉快的,学习的内容相当少,仅两本程书,差不多就是入门级别的物竞书。就是因为内容少且简单,学完这两本书觉得物竞不过如此,然后信心满满地参加了第一次复赛,没有任何目标,没有任何想法。结果也是令人愉悦的,我得了一个国一,而且是学校唯一的一个。彼时,我的课内文化成绩一点都没拉下,仍能处于班级第一。顿时,踌躇满志,相信假以时日,我定能争金夺银!
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当我志得意满地走出校门和高手切磋,我的世界被颠覆了。同为物竞生,无论是投入的时间,还是严谨的规划;无论是扎实的基础,还是学习的系统;无论是踏实的程度还是钻研的精神……我都无法与他们相比,他们的话题我融入不了,他们看的书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尤其是他们那浓厚的研讨氛围,常让我怀疑是否是同龄人。霎时,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就像蝼蚁一般,和他们之间的差距是一条很深的鸿沟。我为以前的自大而惭愧。
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发现时间永远不够用,课内和竞赛两头抓,真的很累。一开始,我也是手忙脚乱,一时搞竞赛,一时搞课内,但发现除了让自己身心疲惫,在学业上收获很小。有人说,没规划的人生是拼图,有规划的人生才叫蓝图。于是,根据我的自身特点,我做了一下规划,周一至周五以课内为主,周六周日以竞赛为主,周日拉下的课利用周一的时间补。这样以后,我忙而不乱,因为比别的同学多了一门竞赛,我特别珍惜时间,每天都过得很充实,而且大大提高了时间利用率和学习效率,课内和竞赛稳扎稳打地向前推进。有人说,竞赛生全年无休,现在回想起来,的确如此。当别人放假休息时,我得外出培训。高铁上,宾馆内,走到哪哪就是课桌。偶尔,我也会有懈怠,但是看着书桌上那么多书,我知道我知之甚少,我要缩小和大佬们的差距,我必须“博观”,必须“厚积”。学习之余,我也会参加一些机构组织的月考,用于了解自己的应试水平和暴露知识的盲点。将近一年,我一直在汲取知识,尽可能多的汲取,不浪费任何一点时间,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我期待着我能在物竞之路上绽放。
四、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我第二次踏上了复赛之路,此时我的目标是进省队,之前各种信息暗示着我有进省队的实力。考试的压力、紧张和过分的期待让我失利了,我距离省队一步之遥。当我得知这个消息时,我懵了,我设想的结果有很多,进省队后的规划,拿牌后的规划,唯独没有规划进不了省队这一项。我对自己的水平产生了怀疑,或许我真的很弱?对物竞之路也很迷茫,是否该继续下去?既然做不了决定,那就暂时先放一放吧。因为我没时间伤秋悲月,我必须全力以赴补落下的文化课,高考是我的保障,我不能丢了这个根本。幸好,在我的努力下,我的阶段性检测是全班第一,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一个月后,我真正从失利中走出,向内审视的人才是清醒的,我开始反思自己的问题,复盘这次比赛。优点是我的知识点掌握的比较全面,每题都会,每题都能得分。缺点是速度不够快,我是停留在“会”的层面上,而且会做的题目还要失分;大佬们是熟练的程度,会做的题目能做到不失分。我意识到高手之间的比拼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战胜自己,唯有向下深掘,才能向上生长。
此次竞赛失利,褪去了我身上的浮躁,让我愈加沉稳;除去了我对物竞的功利心,找回了那颗初心。拿牌固然重要,但当初不就是因为热爱而走上这条物竞之路吗?虽然没有拿到牌,但学到的知识却是货真价实的。一扫阴霾,我仍按着以前的节奏继续愉快地推进竞赛和文化课,每当解决一难题时,真是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五、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高一时我拿了个国一,有了参加清北这些名校活动的机会。因而,只要有机会,我就积极申请,因为我一直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从一开始的初审都过不了,到有机会参与清北的大中衔接活动、金秋营;从有机会参与活动到获得清北学科营的“优”;从以前的拿到一次“优”就可以一劳永逸到“优”的期限只有一年,我经历了很多。在外人看来,我不知天高地厚,太会折腾,但在我看来,我不愿放弃任何一个和高手们过招的机会,每一次的参与对我来说都是一次历练,拓宽了眼界,收获了学识,提高了综合能力。
此次参与卓越计划的选拔,一试,二试的成绩都不错,但面试不太顺利,可是最终还是获得了入营的资格。我想,或许是2023年9月在北大参加物理金秋营时获得的那个“优”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时得知获得了“优”的评级,高考强基满分时很开心,但得知“期限只有一年”时,瞬间觉得自己又一次错付了,我要两年后才能高考啊!但现在看来,人生没有哪一步是白走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村上春树说:“也许,不负光阴就是最好的努力,而努力就是最好的自己。”我说:“不要给自己的人生设上限,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上限在哪!”所有荣耀的背后是热爱,是坚持,是付出。这份荣耀中还包含了很多人的付出,学校给我提供最坚实的支撑,物竞教练卢老师常和我一起研究讨论题目,帮我查阅大量资料,提供了大量书籍,有求必应,从不拒绝;班主任周老师全程鼓励并时刻统筹我的竞赛进度和文化课,帮我规划最合理的方案;数学张老师一直给我以数竞知识的支持,在课内数学对我解答步骤的指点使我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让我在物竞之路上走得更顺畅;其他任课老师也一直关注着我的竞赛进度,为我高兴为我忧……这些可爱而有温度的老师和友善的同学一直都是我最结实的后盾!南菁的博大,给我以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无限的力量!
在求知路上,我会素履以往,一苇以航,继续前进!
赶紧把陆同学的学习心得转发给需要的人吧!